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,电网侧储能平台正成为调节电力供需矛盾的"稳压器"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电网侧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12GW,较2020年增长近300%。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,是新能源并网比例提升带来的调频调峰需求激增。
| 技术指标 | 2020年 | 2023年 |
|---|---|---|
| 响应时间 | >200ms | <20ms |
| 循环效率 | 85% | 92% |
| 度电成本 | 0.6元 | 0.38元 |
2023年发布的《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指南》首次明确了电网侧储能平台的六大技术规范。其中,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调控系统和模块化液冷技术成为行业新宠。
作为深耕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服务商,我们提供从系统设计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。自主研发的EMS能量管理系统已通过国网电科院权威认证,支持毫秒级响应与多目标协同控制。
| 项目类型 | 装机规模 | 投资回收期 | SOC保持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调峰电站 | 100MW/200MWh | 6.8年 | >92% |
| 应急电源 | 20MW/40MWh | 8.2年 | >95% |
| 电压支撑 | 50MW/50MWh | 7.5年 | >90% |
电网侧储能平台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,正在经历从示范项目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转折。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商业模式创新,这类平台将在保障电网安全、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,请联系储能专家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