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碳中和目标在全球落地,电池储能出口正成为新能源行业的"黄金赛道"。仅2023年上半年,中国锂电储能产品出口额突破650亿元,同比增速高达87%。这个数据背后,既有欧美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,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上的独特优势。
| 区域市场 | 核心需求 | 年增长率 |
|---|---|---|
| 欧洲 | 户用储能+电网级储能 | 62% |
| 北美 | 工商业储能+电力辅助服务 | 55% |
| 亚太 | 微电网+可再生能源配套 | 78% |
看似火热的电池储能出口市场,实则暗藏玄机。某华东储能企业负责人坦言:"去年我们产品在澳洲被召回,只因忽略了当地AS/NZS 5139标准的更新要求。"要站稳国际市场,必须跨越三道坎:
宁德时代在德国部署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,通过预置虚拟电厂(VPP)接口,帮助当地电网运营商实现毫秒级响应。这种"硬件+软件"的打包方案,让产品溢价提升40%。
作为深耕储能领域15年的专业厂商,我们推出模块化储能系统,通过:
A:至少包括CE、UL、IEC三大体系认证,具体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
A:必须通过UN38.3测试,包装符合IATA DGR规定
A:建议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系统,选用绿色电力生产
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先锋,我们专注提供:
立即获取专属解决方案:
☎️ 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📧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本文数据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、彭博新能源财经、欧盟能源署(2023年度报告)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