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能源与电子显示领域,光伏玻璃和显示玻璃作为两类关键材料,直接影响着行业技术发展和用户体验。本文将剖析它们的生产工艺、性能指标及市场趋势,帮助您快速掌握行业动态与技术选择逻辑。
虽然都冠以"玻璃"之名,光伏玻璃与显示玻璃却如同DNA双螺旋般走向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。让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拆解它们的本质差异:
行业案例:某TOPCon组件厂商通过改用超白压延玻璃,使组件功率提升1.2%,年发电量增加约7.8万度/MW
这两类材料在不同领域构建起泾渭分明的应用版图:
参数 | 光伏玻璃 | 显示玻璃 |
---|---|---|
主流厚度 | 3.2mm/2.0mm | 0.3mm-1.1mm |
2023年市场规模 | ¥682亿(年增23%) | ¥1340亿(年增8.5%) |
随着BIPV(光伏建筑一体化)的兴起,两类玻璃开始出现技术融合。例如:
"2025年全球光电建筑玻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美元,这种跨界融合正在改写行业规则。"——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摘录
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我们建议遵循以下选择逻辑:
企业优势示例:EK SOLAR自主研发的3D激光刻蚀技术,可将双玻组件重量降低18%的同时提升机械载荷能力至8000Pa
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:
想获取定制化技术方案?立即联系我们的工程团队: 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A:需根据具体场景评估。虽然具有发电功能,但需考虑透光率匹配、结构承重等因素,建议咨询专业设计团队。
本文数据来源: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、国际显示技术委员会、EK SOLAR实验室测试报告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