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能源装机量突破12亿千瓦的中国市场,储能产品架构设计正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。就像智能手机的芯片决定用户体验,储能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能量管理系统(EMS)和功率转换系统(PCS)三大核心组件的协同效率,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。
应用场景 | 架构特点 | 典型配置 |
---|---|---|
电网侧调峰 | 模块化集装箱设计 | 100MW/200MWh |
工商业储能 | 智能分时控制 | 500kW/1MWh |
家庭储能 | 光储充一体化 | 5kW/10kWh |
在江苏某2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中,液冷+AI预测技术使系统循环效率提升至91%。行业正在发生这些变革:
以EnergyStorage 2000为例,我们的多层级BMS架构支持:
在东南亚某50MW光伏+储能项目中,我们的动态拓扑调整技术帮助客户减少23%的弃光率。
储能产品架构的优化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兼顾电化学特性、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的深度融合。随着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,掌握核心架构技术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。
深耕储能行业15年,提供电网级、工商业、家庭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。产品通过UL、IEC等国际认证,项目覆盖30+国家和地区。联系我们获取定制方案: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