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,充电桩建设却面临供电容量不足、峰谷电价差大等痛点。将退役的储能电池改造为充电桩配套系统,不仅能降低30%-40%的初期投资成本,还能实现削峰填谷的运营策略。以某长三角充电站为例,通过梯次利用储能电池,单站年运营成本节省达12万元。
项目 | 传统方案 | 储能改造方案 |
---|---|---|
初期投资 | 50万元 | 32万元 |
日充电循环 | 3次 | 4.5次 |
投资回收期 | 5年 | 3.2年 |
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,鼓励探索储能+充电的复合型站点建设。主流技术路线已从单纯的电池梯次利用,发展到包含数字孪生、AI功率预测等创新应用场景。
作为深耕新能源领域15年的技术提供商,我们提供从电池检测评估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服务。核心优势包括:
通过三级安全防护体系:电芯级激光焊接修复、模组级浸没式消防、系统级气溶胶灭火装置
需取得储能系统集成资质(CNAS认证)和充电设施运营许可证
主要取决于当地峰谷电价差(建议>0.6元/kWh)、日均充电车辆数(>50辆)及政府补贴政策
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